2014-05-19 16:00:25
编辑:东安 | 作者:佚名
浏览量:8399
东文明委〔2014〕4号
东安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在全县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的通知
为响应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倡议,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进一步构建团结和睦的邻里关系,县文明委决定在全县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
二、活动主题
邻里相亲,守望相助
三、活动内容
1、开展关爱空巢老人“邻里相伴”志愿服务。组织发动志愿者与空巢老人结对,定期为空巢老人提供家政服务、应急救助、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志愿服务。做到每月“四个一”即:为老人打扫一次房间;为老人做一顿饭菜;陪老人唠一次家常;帮老人联系一次子女。
2、开展关爱留守儿童“邻里相携”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利用“爱心妈妈”、“代理家长”等形式,对社区内的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进行生活照顾和亲情关爱,广泛提供课业辅导、心理关怀、图书伴读、外出活动等志愿服务,主要做到“四个一”即:为孩子对接一位“代理家长”;陪孩子读一本好书;带孩子看一场电影;至少为孩子进行一次课业辅导。
3、开展关爱农民工“邻里相帮”志愿服务。以技能培训、权益维护、情感关怀、文化服务、素质提升等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依托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站,为农民工长期提供政策咨询、心理疏导等志愿服务,为有法律援助需求的农民工与法律专业志愿服务团队进行对接;关心关爱农民工子女。
4、开展关爱残疾人“邻里相扶”志愿服务。以生活救助、潜能开发、障碍补偿为重点,大力开展康复医疗、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维权咨询、居家照料、文化生活、体育健身、心理辅导、出行活动等志愿服务。
5、开展维护社区环境“邻里相助”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宣传环境保护知识,结合文明餐桌行动,倡导勤俭节约的消费模式。结合春节“除尘”习俗,组织志愿者整治卫生死角,搞好公共环境卫生。组织志愿者倡导文明新风,劝导不文明行为,营造文明和谐的社区环境。
6、开展推广文化体育“邻里相悦”志愿服务。以“邻里节”、“睦邻宴”、“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为契机,组织社区文艺志愿者,自编、自导、自演文艺节目,通过文艺的形式引导群众培育勤劳节俭、崇德向善、遵德守礼、孝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提供健身指导咨询,帮助人们树立健康正确的健身理念,掌握先进科学的健身方法。
7、开展平安创建“邻里相安”志愿服务。组织平安志愿者开展治安联防巡逻,排查社区消防隐患,对外来人口和租房户进行登记,检修社区单元防盗门、声控灯等安全防护设施,完善群防群治网络。组织红十字志愿者普及防灾避险、疏散安置、急救技能等应急处置知识,提高居民公共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四、活动要求
1、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是落实中央文明委领导关于立足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工作要求的具体举措。各级各部门要按照《通知》要求,以活动覆盖全县城乡社区、让社区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为总体目标,注重与以往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相结合,创新服务形式,增强活动实效,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相关记录。
2、要发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在“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带头作用,各单位志愿服务队,尤其是文明单位志愿服务队要深入社区与重点关爱人群结对,对接社区可自行选择,也可通过县文明办协调对接。
3、认真做好活动的信息报送工作,每月月底将“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报县文明办,材料应充分详实,多用数字说话,忌用官话套话。新闻媒体要对活动开展情况及时做好报道,营造浓厚社会氛围,扩大活动品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东安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2014年5月19日
作者:佚名
责编:东安